close
身邊的好友都喜歡吃迷你奧利奧-巧克力67g×24入
因此就想糾團團購,我就google了一下發現很多網友推薦森森購物有賣
而且比實體商店還便宜,看到覺得很心動!口水都流下來了!
有興趣的可以到以下網址參考看看:
http://vbtrax.com/track/clicks/1615/c627c2bf9f0721dbf09cbd2e8d2b891473624fcf74eff0ab416db3036601?subid_1=&subid_2=&subid_3=&t=http%3A%2F%2Fwww.u-mall.com.tw%2FPages%2FProd.aspx%3Fsid%3D34954%26cid%3D52450%26sc%3D01462243
60年代的台灣文青都在做什麼?導演陳耀圻1966年拍攝19分鐘短片《上山》,以3位學藝術的學生為主角,記錄一趟新竹五指山尋幽之旅,近日透過國家電影中心的修復,順利完成數位檔案,暌違50年的珍貴影像重見天日。
片中3位青年包括漢聲出版社創辦人黃永松、牟敦芾、黃貴蓉等人,陳耀圻問3人:「除了電影和藝術,你們還關心什麼?越戰注意嗎?」他們率性回答:「平常都沒在看報紙的。就是上山吧!」呈現半世紀前年輕人的小確幸。
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陳斌全表示,「以往提到台灣電影史,都認為陳耀圻1967年公開的《劉必稼》是台灣第一部具現代意義的紀錄片,但更早完成的《上山》,其實比《劉必稼》還貼近當時的國際電影潮流。」
陳斌全表示,當時的紀錄影片,多是國家觀點的政令宣導或報導。但60年代陳耀圻在美國加州大學念電影時,受到當時美國「直接電影」和歐洲「真實電影」潮流的影響,「他的鏡頭對著常民,實驗了不同的拍攝方式。」
陳斌全表示,陳耀圻回台後,曾在耕莘文教院播放過一次《上山》,之後電影膠卷就存放在美國的老師家中,3年前取回,才有這次的修復計畫。
陳斌全表示,《上山》雖然是拍攝文藝青年的生活,卻也在對話間透露出對時代的批判,「可惜當時仍在戒嚴,沒有太多這樣的空間。陳耀圻之後沒有繼續拍紀錄片,進入商業市場,但也為商業片帶來不同的觀點。」
(中國時報)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